<noframes id="ttv7x">
    <pre id="ttv7x"><strike id="ttv7x"></strike></pre>

    <output id="ttv7x"><ruby id="ttv7x"><mark id="ttv7x"></mark></ruby></output>

      <address id="ttv7x"><pre id="ttv7x"></pre></address>

      <p id="ttv7x"></p>
        <big id="ttv7x"><strike id="ttv7x"></strike></big>
        <track id="ttv7x"></track>
        長江商報 > 中信證券受累市場波動營收四季連降 自營業務公允價值同比減110億IPO承銷達1503億

        中信證券受累市場波動營收四季連降 自營業務公允價值同比減110億IPO承銷達1503億

        2023-01-16 07:47:31 來源:長江商報

        長江商報消息 ●長江商報記者 蔡嘉

        市場震蕩行情下,證券公司2022年業績普遍欠佳已是定局。

        日前,“券業一哥”中信證券(600030.SH、6030.HK)披露業績快報,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5.33億元,同比減少14.36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(凈利潤,下同)為211.21億元,同比減少8.57%。

       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,2022年第四季度,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為157.12億元,同比減少16%,連續四個季度下降;凈利潤45.53億元,同比減少16.5%,亦連續三個季度下滑。

        事實上,受權益市場波動影響,2022年以來證券公司業績普遍承壓,其中自營業務成為拖累業績的首要原因。2022年前三季度,中信證券自營業務收入124億元,同比減少19%,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108.52億元,同比減少109.8億元。

        但另一方面,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,投行業務成為證券公司業績的主要抓手,也被市場認定為證券公司未來業績修復的推動力。

        數據顯示,2022年前三季度,中信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2.71億元,同比增長11.11%。

        2022年全年,中信證券IPO承銷金額達到1503億元,同比增長77%。

        首批券商成績單出爐多數業績承壓

        首批證券公司業績快報釋出。

        1月12日晚間,中信證券披露業績快報,2022年,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及市場波動等因素的影響,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經營宗旨,各項業務穩健發展,業績繼續保持行業領先。2022年,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55.33億元,同比減少14.36%;凈利潤為211.21億元,同比減少8.57%;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07.06億元,同比減少11.19%。

        截至2022年末,中信證券資產總額1.31萬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2.46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2529.85億元,較上年末增長20.95%。

       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在2022年市場震蕩行情下,證券公司業績整體出現滑坡已是板上釘釘。

        據中證協統計,2022年前三季度,140家證券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42.42億元,同比減少16.95%;凈利潤1167.63億元,同比減少18.9%。

        同期,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498.21億元、165.68億元,同比減少13.82%、6.11%,占全行業的比例分別為16.4%、14.19%,依舊穩居行業龍頭地位。

        以此計算,2022年第四季度,中信證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57.12億元、45.53億元,同比減少16%、16.5%。而此前三個季度,中信證券的營收增速分別為-7.2%、-7.76%、-25.66%,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.24%、-15.16%、-1.39%。

        除了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之外,同日還有多家證券公司發布全年業績情況,絕大多數業績下降。

        具體而言,安徽國資委控制下的國元證券(000728.SZ)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3.58億元,同比減少12.31%;凈利潤17.18億元,同比減少10%。國網英大(600517.SH)發布,公司子公司英大證券母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.8億元,同比減少近40%;凈利潤7092.13萬元,同比減少近80%。

        不過,指南針(300803.SZ)的全資子公司網信證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309.46萬元,同比增長36%;凈利潤約為29億元,上年同期為虧損5.08億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指南針參與網信證券重整,出資15億元幫助后者清償債務,并獲得其控制權。

        權益市場波動自營業務成拖累

        由于證券行業是“靠天吃飯”,證券公司全年業績滑坡也與市場行情波動緊密相關。

        數據顯示,2022年全年,上證指數、上證50、滬深300、創業板指等多個主要指數分別下跌15.13%、19.52%、21.63%、29.37%。A股2022年日均成交額0.93萬億元,同比下降12.9%。

        受權益市場波動影響,自營業務成為證券公司業績拖累的主要原因。據中證協披露,2022年前三季度,140家證券公司證券投資收益(含公允價值變動)為560.49億元,同比下降47.32%。

        中信證券也不例外。2022年前三季度,公司自營業務收入124億元,同比減少19%。報告期內,公司投資收益為231.52億元,同比增長45.38%,但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08.52億元,較上年同期的1.28億元減少109.8億元。

        同時,由于市場成交量減少,2022年前三季度,中信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87.91億元,同比減少19.2%。同期,140家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(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)為877.11億元,同比下降12.36%。以此來看,中信證券的經紀業務表現弱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
        值得關注的是,自2019年以來,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提速,特別是去年全面注冊制改革多次被提及。隨著上市標準的放寬以及審核效率的提升,A股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規模較往年明顯提升。

        數據顯示,2022年全市場共有428家公司完成IPO,雖然公司數量同比下降18%,但合計募資規模5869.66億元,同比增長8.17%,創下歷史新高。

        作為連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紐帶,受益于注冊制改革的推進,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相較于其他業務而言表現亮眼,且龍頭效應擴大。以中信證券為例,2022年前三季度,公司投行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2.71億元,同比增長11.11%。2022年全年,中信證券IPO、再融資、債券承銷金額分別為1503億元、2279億元、15173億元,同比分別變動77%、-11%、-1%。

        但另一方面,注冊制更強調證券公司“看門人”責任,證券公司投行業務面臨更高要求。據相關媒體統計,2022年中信證券全部IPO項目為160個,被終止審核的項目共有20個。

        責編:ZB

        長江重磅排行榜
        視頻播報
        滾動新聞
        長江商報APP
        長江商報戰略合作伙伴
        卧铺上和少妇激情不断
          <noframes id="ttv7x">
          <pre id="ttv7x"><strike id="ttv7x"></strike></pre>

          <output id="ttv7x"><ruby id="ttv7x"><mark id="ttv7x"></mark></ruby></output>
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tv7x"><pre id="ttv7x"></pre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p id="ttv7x"></p>
              <big id="ttv7x"><strike id="ttv7x"></strike></big>
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ttv7x"></track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