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大眾人心的宣傳牌:鄉村振興才剛起步。 本版圖片由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記者 李彪 周穎 攝
長江商報消息 ●長江商報公益聯盟記者趙美洸 李彪 發自陜西城固
外界鮮有人知,地處秦嶺巴山深處的城固縣二里鎮,曾是一個既無資源,又無良田,林密溝深,土地貧瘠的地方。近一多半勞力靠外出打工維持生計,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,是一個典型的無資源、無勞力、無產業的“三無”小鎮。
如今,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實施,經過數年的產業扶貧、健康扶貧、教育扶貧……一個個貧困堡壘被攻克,徹底撕掉了貧困標簽, 到2020年全鎮貧困人口全部實現了脫貧。
令長江商報公益聯盟印象深刻的是,二里鎮黨委、政府全面踐行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理念,以“三個緊抓”和“三個屏障”為重點,全力守護綠水青山“金飯碗”,提升二里鎮群眾“幸福感”。
當前二里鎮新的鄉村振興號角已吹響,扶貧資產不斷壯大,扶貧產業蓬勃發展,助貧益貧成效顯現,從源頭上已經筑起了嚴防返貧的“巍峨堤壩”。
公益聯盟與大盤村簽署茶葉認購協議。
公益隊員與二里鎮多位村支書集體座談。
鎮長王建偉熱烈歡迎長江商報公益聯盟一行。
長江商報公益聯盟成員采訪村民。
毗鄰高速公路的鄉鎮企業一景。
依山而建的村民小洋房隨處可見。
充滿江南氣息的徽式建筑遍布小鎮。
同裕村村口。
二里鎮風景秀美水資源豐富。
二里鎮大同村的篾器加工廠正在裝貨。
山鎮周遭充滿秦風漢韻的古跡隨處可見。
被田野環繞的美麗鄉村。
左邊漢中右邊十堰:湖北和陜西一衣帶水。
陳招德介紹沙地獼猴桃。
科步農業公司負責人陳招德。
秋耕正當時。
獼猴桃樹上碩果累累。
在秋色中耕翻農田便于明年播種。
雞鳴秸稈中。
田間正在覓食的白鵝。
責編:ZB